
艺之旅行程第三天,艺术君带大家去巴杰罗博物馆。
巴杰罗博物馆中的“巴杰罗”,意大利原文为“Bargello”,对应拉丁文“bargillus”,是“城堡”之意。在中世纪时,一个城邦中会有一位军事统领,保证城邦在出现暴动时,可以维持和平和正义。在佛罗伦萨,这样的人常常从其他城邦雇佣而来,现在的巴杰罗博物馆,以前就是军事统领的办公室。后来,这里变成了警察总局和监狱,在主庭院中,还曾执行死刑。
如今的巴杰罗博物馆,是佛罗伦萨第二大博物馆,馆藏规模仅次于乌菲奇。如果说乌菲奇侧重绘画,那么雕塑无疑是巴杰罗的主角。
咱们从米神开始,一件件介绍下其中的主角。
米神的《酒神巴库斯》,这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件大型作品。
来个侧面:
看这个偷吃葡萄的小童,话说你到饮酒年龄了么?……
《布鲁图》半身像,这是米神创作的唯一一座半身雕像。

这位布鲁图的全名叫马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斯(拉丁语:Marcus Junius Brutus Caepio,前85年-前42年10月23日),又译布鲁图、布鲁特斯,是晚期罗马共和国的一名元老院议员。
他的母亲曾做过凯撒的情妇。在罗马帝国内战中,布鲁图斯曾与凯撒的对头庞培一起反抗凯撒,当庞培被凯撒击败后,布鲁图斯又转而投靠凯撒,凯撒宽恕并接纳了他,也对他信任至极。
后来,布鲁图斯参加了元老院共和派反对凯撒专制独裁的斗争,组织并参与了对凯撒的谋杀。史料记载:当时有23个人一起刺杀凯撒。据说:凯撒发现布鲁图斯也在其中后,曾有一句广为人知的遗言:“Et tu, Brute?”(还有你?布鲁图斯?)然后长袍遮面,不再抵抗(但此说可能不尽正确。详见Et tu, Brute?)。这句话也成为西方文学中表现背叛的经典描写。
暗杀结束后,布鲁图斯曾向罗马群众说明行刺的动机,他留下一句名言:“我爱凯撒,我更爱罗马”。此后,据说布鲁图斯是自杀身亡,在他死后,他的人头被割下,并扔到了凯撒的一尊雕像旁。
关于布鲁图斯的故事,艺术君之前推荐过 HBO 的美剧《罗马》,他在其中是主要人物,关于他和凯撒的恩怨,剧中有精彩表现。
米神这座半身像,当然是要表现他不惧强权、大义灭亲、反抗暴政的一面。
这里还有一件米神精美绝伦的环形浮雕《圣母怜子图》。

作品中展现出米神在构图上和造型上的天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情感,淋漓尽致,又不失宗教寓意。
下面,让我们看看自古罗马帝国之后,西方艺术家第一件独立的裸体雕塑——多纳泰罗的《大卫》。
柔弱的大卫,惹人怜惜的大卫,充满诗意的大卫。
多纳泰罗的大卫,在形象上追求人体体态肌理的真实感,并没有刻意强调大卫受人尊敬的英雄气概,突显精干甚至清瘦,而不是以挺拔英姿来震撼人心,大卫是人不是神。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他背离了传统的宗教形象。雕塑中具有创新性的大卫扭曲臀部的姿势,被称为“对称平衡站姿”。大卫的左手拿着投石皮带,右手是割下歌利亚头颅的利剑。大卫脚踩歌利亚的头盔和里面的头颅,站在桂冠之上。

歌利亚的头盔展现了多纳泰罗对浮雕的雕刻能力。多纳泰罗很可能学过金匠工艺,他尤其擅长在铜质雕像上塑造精美的细节,并打磨出高度光滑的表面。
这座《大卫》,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不需支撑的青铜雕塑。
也许,比起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才是巴杰罗的主角,因为这里还有他另外一件传世之作《圣乔治》。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这样讲述这件作品:
这是他较早的作品之一,是受武器制造者行会委托而作的,表现他们的保护圣徒圣乔治,预定放在佛罗伦萨的一座教堂(奥尔·圣米凯莱教堂[Or San Michele])外面的一个壁龛里。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在那些巨大的主教堂外面的哥特式雕像,我们就认识到多纳太罗跟过去的决裂是多么彻底。那些哥特式雕像排成平静、庄重的队列静候在门廊旁边,看上去很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物。多那太罗的圣乔治稳稳地站在地面上,双脚坚定地踏着土地,仿佛已经下定决心寸土不让。他的脸毫无中世纪圣徒那种漠然、安详之美,而是生气勃勃、全神贯注。
巴杰罗中不仅有欢愉的神、未来的王、高贵庄严肃穆的圣徒,还有一个人,而且是个充满欲望和激情的女人。
这就是艺术君最爱的巴洛克雕刻大师贝尼尼最爱的女人——康丝妲。比起贝尼尼其他有关希腊众神、罗马教皇和主教的雕像,这是贝尼尼最个人的一件作品。
康丝妲是贝尼尼一位助手的妻子,贝尼尼疯狂地爱上了她。平常彬彬有礼的贝尼尼,甚至公开侮辱她的丈夫,以至于当时的教皇都要亲自介入,建议贝尼尼尽快找个另外的女人结婚。
这一段故事,建议大家去看BBC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有关贝尼尼那一集。
贝尼尼要表现的,是人们说话时的神情。因为他觉得人们在说话前后最能流露出本性。
这幅康丝妲的雕像,头发披散,酥胸半露,似乎在呼唤贝尼尼:“来,用你的双手解开我的睡衣,点燃我的身体……”
咳咳,让艺术君去喝口水先……
当然啦,除了这几件,巴杰罗的精彩作品还多得是,比如温琴佐·杰米托的《钓鱼小童》:
詹波隆那的《建筑之象征》:
雕塑家鲁斯蒂奇(Giovanni Francesco Rustici)根据达芬奇的《安吉亚里战役(Anghiari Battle)》素描完成的雕塑:

达芬奇的原作已经遗失,下面是鲁本斯的摹本。

总而言之,在巴杰罗,有你想要知道的关于雕塑的一切。
如果你想让艺术君带你一起进入这座雕塑的圣殿,一起踏上艺之旅,那就点击这里赶紧报名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以上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如果你想给坚持原创的艺术君打赏,请长按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已读完,简单介绍卡氏生平,后面有对艺术界公认的作品的说明,包括经手历史和简单诠释。


















下一个目的地,是瓦萨里走廊,这条走廊本是乌菲奇美术馆的一部分,收集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画像收藏。
艺术君一直在想:在这条走廊上徘徊,是我们在观看这些艺术家,还是我们在接受他们那触及灵魂深处的目光的简约?


当然少不了伦勃朗:




有些人不知道:这里的小鲜肉只是复制品,原件存在佛罗伦萨美院美术馆里,而且复制品只有原件一半大小,气势完全是天差地别,当然,那是跟原件比,这一件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二。
下一件,文艺复兴后期风格主义雕塑家詹波隆那的《科西莫一世骑马雕像》。
他是梅第奇家族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执政期间创立了乌菲奇美术馆,皮蒂宫以及背后的波波里庭院,都是他的成就。瓦萨里、切利尼、蓬托莫(Pontormo)、布龙齐诺,都曾接受过他的赞助。
这只狮子叫“Marzocco”,是佛罗伦萨的守护者,它是多纳泰罗作品的复制品。艺术君印象中的多纳泰罗,最深刻的是那纤弱、秀气、甚至有一丝情色意味的《大卫》,这只狮子似乎也并不像广场上另外两只狮子那么雄浑。




广场上,还有一座著名的喷泉——海神喷泉,作者是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这件作品完成后,见惯顶尖艺术品的佛罗伦萨人却不买账,将其称为“白色巨人”,还嘲笑雕塑家:“阿曼纳多,阿曼纳多,大理石被你糟蹋了这么多!”


詹波隆那还有一件《强掳萨宾妇女》就在其中。



艺术君翻译的《艺术的故事》导言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夜深人静之时,不知道领主广场和佣兵凉廊的这些雕塑会不会从高高的柱顶一跃而下,将这里变成角斗场。到那时,谁会最后胜出?是作为神的珀耳修斯、海神?是半人半神的赫拉克勒斯?还是带领一众罗马猛士的科西莫一世?又或者,那美杜莎的头会将深夜的路人变成石像,和他们一起作伴?也许,对于路人来说,这不是悲剧,而是另一种荣幸。











完成米开朗基罗第一本传记的画家瓦萨里所作天顶画,后来由Federico Zuccari补完:
来个细部——《最后的审判》:









上图中左侧就是吉贝尔蒂在“天堂之门”上的“自雕像”,右边是他的儿子。
教堂内,有他的墓。
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的争斗,在《圆顶的故事》中也有详细讲述。

















【比蒂宫】,在里面看拉斐尔……
提香……
鲁本斯……


波提切利:















然后去市政厅看著名的《好政府,坏政府》壁画。
锡耶纳大教堂里的装饰,可以与梵蒂冈相提并论,而且是由装饰了教皇寓所的同一个画家——平图里基奥——完成。

千塔之城圣吉米尼亚诺,是著名的联合国文化遗产。









水果篮 by 卡拉瓦乔












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记载了那些反叛的巨人的故事,他们想要攀登奥林匹斯山,挑战众神,结果被朱庇特的闪电击中,落至地面。湿壁画以绝佳的技艺,展现出引起错觉的艺术手法。其中,墙壁的构造似乎要倒向又惊又喜的观赏者。墙与天花板之间看不到用作分隔的装饰,湿壁画构成了一个不受打扰的球形虚构空间,鹅卵石形成的地面与矮墙的错视画融为一体。那时,野心勃勃的费德里克刚刚被查理五世皇帝封为公爵,奥林匹亚的胜利,可能是对于打败法王佛朗索瓦一世的一种颂扬。
在历史上拍卖价格最高的乐器中,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占据了前5名。克雷莫纳,就是制琴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故乡,这里有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博物馆,可以去里面聆听一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小提琴拉出来的悠扬乐声。
著名的卡拉拉美术馆就坐落在小镇上,内有皮萨内罗、克里韦利、曼泰尼亚、贝利尼、波提切利、提埃波罗、卡纳莱托,拉斐尔;超过1800幅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画作。
卡拉拉馆藏:《圣塞巴斯蒂安》,拉斐尔